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用無言的行動,踐行著對黨的無比忠誠,體現著工程人守望平凡、默默耕耘的優秀品質。
李帆就是這樣一名共產黨員。他,標準的八零后,現任欒盧高速LLTJ-1項目部外協部部長。自2002年走上工作崗位以來,他已經將寶貴的18年青春年華獻給了工程建設。曾參與建設鄭州隴海路、鄭州107輔道、洛盧公路、臨木路、南車路等十余個項目。
在欒盧高速公路呂順隧道進口變道設計過程中,原設計紅線外臨時征地范圍較大,且面臨著阻工、投訴的隱患。經多次勘查現場后,李帆發現原設計便道沒有合理利用紅線內的場地。他在參考原設計方案的基礎上,進行了一定的調整,減少了紅線外的用地,節省了征地費用,且排除了后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糾紛問題。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及高度警惕的直覺,在箭口山隧道進口便道他率先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,他帶領團隊重制方案將紅線外征地面積縮小,得到了項目的大力支持。
面對榮譽,李帆不驕不躁,嚴于律己;面對困境,他毫不氣餒,迎難而上。協同項目部與當地村委、駐地組織了修橋補路、金秋助學、幫扶貧困戶等社會公益活動,帶動了地方發展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央企的社會責任。2020年是欒盧項目大干快上的關鍵之年,為給項目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、做好征遷工作,李帆帶領外協部所有人員保持24小時待命姿態,“保姆式”處理現場矛盾糾紛,高效保障了項目的如期推進。
李帆身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,在追夢的路上默默奉獻,辛勤探索。
李帆(右)和同事探討便道設計變更方案
編輯:譚映松